水啮危沙见古城

出自元代刘永之的《送罗与敬归西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ǐ niè wēi shā jiàn gǔ ché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石龙矶畔多芳草,游子忆家春已老。
水北杨花扑地飞,旁人漫道飞花好。
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濆。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
朝发铜塘津,莫宿青泥渡。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
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
石扶坏道通高阁,水啮危沙见古城
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
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
()
芳草:(名)香草,诗词中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品德。也比喻美好的人:觅~(找对象)|天涯何处无~。
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杨花漫道:1.莫说、别说。2.国内漫画发展的道路。
飞花:纺织和弹花时飞散的棉花纤维。
不忍别送子水濆落日:(名)夕阳:~余晖。
长风:1.远风。2.暴风;大风。

《送罗与敬归西昌》是元代刘永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送别离家远游的朋友罗与敬,诗中展现了游子思乡、离别之情,以及对友谊和家乡的眷恋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石龙矶畔多芳草,
游子忆家春已老。
水北杨花扑地飞,
旁人漫道飞花好。
爱子不忍别,
送子到水濆。
青天孤影飞黄鹄,
落日长风吹断云。
朝发铜塘津,
莫宿青泥渡。
帆过孝通祠,
渐是西昌路。
金鱼洲远树青青,
三顾浮烟生杳冥。
石扶坏道通高阁,
水啮危沙见古城。
君家正在何方住?
独有园庐俯江渚。
昨夜深闺梦远人,
相思定倚樱桃树。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友谊的珍视,并通过描绘家乡的美景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石龙矶畔的芳草和游子怀念家乡的春天已经过去的情景,展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北方水域上飞舞的杨花,旁人赞叹飞花的美丽,但是作者却无心欣赏,因为他心中只有对爱子的不舍和离别之痛。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深沉感受。

接着,诗中描写了青天中孤影飞翔的黄鹄,落日中长风吹断云的景象,暗合了离别的悲凉氛围。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作者早上离开铜塘津,不愿在青泥渡过夜,帆船经过孝通祠,逐渐进入西昌的路途。这部分表达了作者离家旅行的心情和对未知旅途的期待。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金鱼洲上远处的青树,浮烟中若隐若现的景象。石扶坏道通向高阁,水蚀危沙显现出古城的遗迹。这些描写暗示了作者陌生的旅途和离家的孤寂。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所居之地的向往和思念。

整首诗以写景的形式,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旅途中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离别的痛苦和孤寂的感受。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象征手法,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色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永之

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刘永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