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灯照壁忽垂花。元代。陈基。殷勤织纨绮,寸寸成文理。裁作远人衣,缝缝不敢迟。裁衣不怕剪刀寒,寄远惟忧行路难。临裁更忆身长短,只恐边城衣带缓。银灯照壁忽垂花,万一衣成人到家。
《裁衣曲》是元代陈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裁缝的勤奋与专注,以及为远方的人裁制衣物的辛勤努力。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殷勤织纨绮,
寸寸成文理。
裁作远人衣,
缝缝不敢迟。
裁衣不怕剪刀寒,
寄远惟忧行路难。
临裁更忆身长短,
只恐边城衣带缓。
银灯照壁忽垂花,
万一衣成人到家。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裁缝工匠的职业精神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借助裁衣的过程,通过织纺、裁剪和缝制等细节,展现了裁衣者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湛的技艺。他们不敢拖延,力求每一寸布料都完美地成文理。诗中提到裁衣者不惧怕剪刀的寒冷,这表达了他们对职责的坚守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诗人也表达了裁缝为远方亲人裁衣的心情。他们将衣物寄托给远方,思念之情与行路的艰辛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远离家园的辛酸和牵挂。在裁剪衣物时,他们更加关注亲人的身材长短,担心边城的衣带因缓慢而延误。银灯照壁,忽然垂下花瓣的景象给人以意外的喜悦,诗人写道,如果衣物完成了,人们就能回到家园,这种期盼和希望也贯穿了整首诗。
《裁衣曲》通过裁缝的努力和心思,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期待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对家园的深情厚意。这首诗词以深情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裁缝工匠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希冀。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陈基。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