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犹未喜。宋代。郑樵。金革久不息,遐方徒惮指。谁为民请命,皇天犹未喜。茂德自不绥,眷眷我梓里。伤哉古王道,樵夫亦冷齿。
《涤愫》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樵。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涤愫》中文译文:
金革久不息,
遐方徒惮指。
谁为民请命,
皇天犹未喜。
茂德自不绥,
眷眷我梓里。
伤哉古王道,
樵夫亦冷齿。
《涤愫》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困境的感慨。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写实手法,通过描绘金革长时间未修理,远方的人们只是空洞地指责,没有人为民伸张正义,天子也没有欣然接受。国家的德行已经不再持久,对梓里(指自己的家乡)忧心忡忡。诗人深感古代的君王道德的沦丧,就连樵夫(指平民百姓)也不再珍惜君王的教诲。
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诗人对时代的失望。金革久不息的形象象征着社会制度的腐败和衰落,远方人们徒有指责之辞,却没有行动。诗人呼吁有人为民请命,但天子对此并未表示喜悦,意味着社会的改革和改善并不容易。
诗中的“茂德自不绥”表达了对道德风尚的担忧,社会的德行已经不再持久,对梓里的眷恋表明诗人对家国的忧虑和心系。最后两句“伤哉古王道,樵夫亦冷齿”,诗人对古代君王道德的沦丧感到痛心,连樵夫(平民百姓)也对此冷漠不在乎,反映出时代的冷酷和人心的冷淡。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道德伦理的思考,呼吁人们应当以行动来改变社会,提倡正义和道德。这首诗词充满了忧虑和痛苦的情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揭示了宋代社会的问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关切。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郑樵。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