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主人供粥饷

出自宋代赵万年的《腊八危家饷粥有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wéi zhǔ rén gōng zhōu xiǎ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
矢石:箭和垒石,古时守城的武器。指战争,打仗。
死身主人:(名)①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人民是国家的~。②接待宾客的人(跟“宾”“客”相对)。③旧时雇用仆役的人。
腊八: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在这一天喝腊八粥。
今辰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是宋代赵万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襄阳城外战乱纷扰的景象,以及诗人在战争中幸存的遭遇。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
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

中文译文:
襄阳城外飘扬着满天的胡人的尘土,箭石纷飞之中尚未丧命。
无法为主人献上腊八的粥饷,谁能了解此刻的腊八节?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襄阳城外的战乱景象,表达了诗人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感慨。诗中的“腊八危家饷粥”指的是腊八节时主人家庭所准备的供奉粥食,而诗人不能为主人提供这样的粥食,说明了战乱给生活带来的困难和不安。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他认为尽管他无法为主人供养腊八粥饷,但也无法预料腊八节会在何时到来,传递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生活的艰难和不确定性。襄阳城外的战乱景象和诗人在其中的生存状态,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不安。诗人无法为主人供养腊八粥饷,体现了他无法履行自己的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的无奈。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以简练的词句,传达出诗人在战乱中的心境,凸显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冲击和不确定性的感受。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写,刻画了战乱时期的困境和人们的心情,反映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苦难和无奈的思考。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