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吾是谁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隐几》,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zhī wú shì shuí,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
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
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
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
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遗。
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
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
()
是非:1.对与错;正确和谬误:明辨~。2.口舌;纠纷:招惹~。搬弄~。3.评论;褒贬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百体槁木:干枯的木头。
无所: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
方寸:(名)一寸见方。②(量)平方寸。③(书)(名)指内心;心情:~大乱|别乱了~。
死灰:死灰sǐhuī完全熄灭的火灰,因其颜色为灰白色,用以形容类似的颜色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七根火柴》面如死灰形容激情已逝,心灰意懒,不再有感情的起伏心若死灰
无所思身心:身心shēnxīn∶肉体和精神身心健康∶心思,精神身心恍惚∶指人的品德修养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刘开《问说》
行年:经历的年岁,指当时年龄。指将到的年龄。流年。旧时星命家所谓某人当年所行的运,亦称'小运'。
岁暮:1.岁末,一年将终时。2.喻人的晚年。
不动:没有动作,一种安静的姿态。
庶几:表示希望的语气词,或许可以。

《隐几》

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
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
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
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
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遗。
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
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

译文:
身体适应,忘记四肢的存在,心灵适应,忘记是非的界限。
既适应又忘记适应,不知道我是谁。
百体感觉像干枯的木头,兀然无所知。
方寸之间像死灰一样,寂然无所思。
今天又过去了,明天又来临,身心忽然两者都离去。
行年三十九岁,日暮时分。
四十岁,心不再激动,我如今还能做些什么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中年时的心境。他描述了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变化,以及自省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人说自己忘记了身体四肢的存在,也忘记了是非的界限。这表明他中年的心态,对外界的诱惑和纷扰变得越来越淡漠。他对自身的感知像枯木一样,没有知觉。心灵也像死灰一样,没有思考,没有激情。

在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年龄。他说今天复明天,身心忽然离去,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人生短暂。他的岁数三十九,正是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他感叹自己的心不再动,意味着对激情和欲望的追求已经消退。他思考着自己所剩下的年华,问自己“我如今还能做些什么呢”。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己中年状态的思绪,展现了一种对功成名就的淡然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生命中转变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