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忽飞归太清。宋代。张田。龙隐晦冥时莫考,龙骧拿攫迹堪惊。孔明久卧养全德,老子忽飞归太清。溪上一天常气胜,洞中六月自寒生。至人不得无情处,甘泽年年洒百城。
《龙隐岩》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田。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隐晦冥时莫考,
龙骧拿攫迹堪惊。
孔明久卧养全德,
老子忽飞归太清。
溪上一天常气胜,
洞中六月自寒生。
至人不得无情处,
甘泽年年洒百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景象,以龙隐岩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界奇妙变化的赞美和对至人境界的讴歌。诗中通过描绘龙的行为和与孔明、老子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伟大智者的敬仰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赏析:
首句“龙隐晦冥时莫考”,揭示了龙的神秘和难以捉摸的特性,同时也隐喻了人们对历史中某些事物的不完全了解。接着,“龙骧拿攫迹堪惊”描述了龙巍峨的身姿和强大的力量,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第三句“孔明久卧养全德”,提到了孔明,这是指蜀汉时期的著名智者诸葛亮。他以智慧和谋略闻名于世,这里表达了对智者的敬佩和对他休养生息的祝福。
第四句“老子忽飞归太清”,提到了老子,指的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他被描绘成飞回太清之境,象征着他的精神回归至纯净的境地。
接下来的两句“溪上一天常气胜,洞中六月自寒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变幻。溪水的气势磅礴,洞中的六月却自然而寒冷,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神秘。
最后两句“至人不得无情处,甘泽年年洒百城”,强调了至人的品质。诗人认为,真正的智者和高尚的人应当对世界充满感激和关爱,并以无私的心态回馈社会,为人类带来福祉。
整首诗以神秘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龙、孔明和老子的描绘,表达了对智慧和至人境界的赞叹。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并提倡高尚的品德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