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若世所为。宋代。于石。鹰犬饱梁肉,饥人厌粥糜。墙屋被文绣,民有号寒儿。禽兽食人食,土木衣人衣。俗偷或过侈,民穷易为非。君子固有守,岂若世所为。富贵苟可得,贫贱终莫移。
《感兴五首》是宋代诗人于石所作的五首诗。这首诗主要描述了社会之中贫富差距的问题,以及贫穷和富贵对人性的影响。
中文译文:
鹰犬吃得饱肉,饥饿的人厌倦稀粥。
住房内被绚丽文绣装饰,有人民发出哀号的寒儿。
禽兽吃尽尽人食,土木可穿的衣物被人们穿着。
俗人或者奢侈,受苦的人易于犯罪。
君子坚守,岂能像世俗所为。
富贵或者可得,贫穷和卑贱无法改变。
诗意与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探讨了贫富差距所带来的问题。首先,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贫富悬殊的事实,鹰犬吃得饱肉而饥饿的人只能吃稀粥,形象地揭示了富贵与贫穷之间的差距。然后,诗人以墙屋被文绣包裹、民众为寒儿发出哀号等情景来展现了社会中贫困者的悲苦处境。接着,诗人通过对禽兽食人食、土木衣人衣等现象的描写,来暗示社会中物质贫乏时,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恶劣环境下人性的扭曲。最后,诗人呼吁君子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不被世俗的风气所迷惑,而不是效仿世俗所为。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认识,即贫贱虽然无法改变,但富贵并不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目标。
总的来说,《感兴五首》在揭示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道德底线等价值观的思考和倡导。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描述,警示人们在富贵与贫贱间应抱持一颗坚守正义之心。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于石。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