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底清冷泻碧涟

出自宋代姚辟的《涟漪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òng dǐ qīng lěng xiè bì liá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五门高除势摩天,洞底清冷泻碧涟
苹藻鱼游知暮雨,薜萝人去锁寒烟。
山樱已熟垂朱实,岩竹新抽露玉鞭。
只恐游人归马急,野僧何惜白云眠。
()
摩天:(形)跟天接触,形容很高:~岭|~大厦。
清冷:(形)①凉爽而微寒:~的晨风|~的秋夜。②冷清;冷落:残灯破庙,分外~。
碧涟暮雨薜萝:1.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王逸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齐书·高逸传·宗测》:“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唐张乔《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2.还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南朝梁吴均《与顾章书》:“僕去月谢病,还觅薜萝。”唐韩偓《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謫去甘心隐薜萝。”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归去空山卧薜萝。”
寒烟玉鞭游人:游人yóurén[visitortopark,etc;tourist;sight-seer]见“游客”

诗词《涟漪洞》的中文译文如下:

五门高除势摩天,洞底清冷泻碧涟。
苹藻鱼游知暮雨,薜萝人去锁寒烟。
山樱已熟垂朱实,岩竹新抽露玉鞭。
只恐游人归马急,野僧何惜白云眠。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洞穴——涟漪洞。这个洞穴有五座高门,仿佛要触摸天空,洞底是清凉的泉水,泉水展现出宝石般的蓝色涟漪。在洞穴中游动的鱼儿似乎能感知到暮雨的来临,而蔓草却随着人的离去将洞口封锁起来,使得洞内的寒烟无法逃离。山上的樱花已经成熟,悬垂着朱红的果实,岩石上的竹子正在新抽出嫩绿的笋,宛如露珠的玉鞭。诗人担心游人离去时匆匆忙忙,错失了欣赏洞穴之美,而那些野僧却舍不得离开,一直躺在白云之上入眠。

赏析:《涟漪洞》以其独特的描写方式和意象,展现了一幅山洞的美景。五座高门象征着洞穴的威严和壮丽,泉水的清凉和蓝色涟漪给人以温馨和宁静之感。诗中借助天气的变化和动植物的生长,使得洞穴的美景更加生动。诗人通过对游人和野僧的对比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差异,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整首诗意蕴涵深远,让人不仅欣赏山洞的美景,也领悟到了生活中的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姚辟

润州金坛人,字子张。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授项城令,调通州通判,所至有声。究心六经,与苏洵同修《太常因革礼》。...

姚辟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