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知是天中节

出自宋代王曾的《》,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cháo zhī shì tiān zhōng jié,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明朝知是天中节,旋刻菖蒲要辟邪。
()
菖蒲,辟邪

《句》是宋代王曾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明朝节日中清明节时,人们为了祛除邪恶,争相在菖蒲上刻上符咒。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明朝知是天中节,
In the bright morning, it is known as the festival of heaven,
旋刻菖蒲要辟邪。
Carving the calamus to ward off evil.

诗意:诗词通过描写明朝节日的景象,突出了人们急于祛除邪恶的愿望。明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别称,因为清明节是大自然复苏和草木生长的时期,人们选择这个时候来祭祀祖先和扫墓。菖蒲在古代有辟邪的象征,人们将符咒刻在菖蒲上,以驱逐邪恶的力量。

赏析:通过极简的文字,诗词描绘了一个具有仪式感、神秘而庄严的场景。明朝是早晨时分,正是祭祀和祈福活动开始之时。人们能够意识到天元天地的重要性,因此选择了这一天。菖蒲是常用的辟邪物品之一,据信能够避开邪恶的侵袭,因此人们将符咒刻在菖蒲上,以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整首诗词呈现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道出了人们对于祛除邪恶、保护家人的愿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曾

(978—1038)青州益都人,字孝先。真宗咸平五年进士第一。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真宗造天书、大建玉清昭应宫事。仁宗立,刘太后听政,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廷倚以为重。以裁抑太后姻亲,罢知青州。景祐元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复拜相,封沂国公。因与吕夷简不协,俱罢,出判郓州。卒谥文正。有《王文正公笔录》。...

王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