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谓不仁

出自宋代宋高宗的《文宣王及其弟子赞》,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shǐ wèi bù ré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
养才以道,圣人兼济。
始谓不仁,问鲍良喜。
寓志农圃,似睽仁义。
学稼之辞,岂姑舍是。
()
圣人,兼济,农圃,仁义,学稼,姑舍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是宋代高宗所著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养才以道的重要性,以及圣人能够兼济天下的伟大能力。

诗词的大意是,开始认为不善待人,于是问鲍良喜(鲍照,宋高宗的外祖父)如何获得他人的喜爱。他在农圃里寓意志,看似违背了仁义的原则,但他学习农事的词章,却不是毫无价值的。

诗词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即要培养人才必须紧密结合道德的原则。作者通过描述鲍照的实践和学习,展示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人才以及兼顾仁义的重要性。这个想法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培养才德兼备的人才与领导者的思考。

这首诗词还通过描述鲍照的农圃寓言来表达传统道德格物致知的观念。尽管农圃并不符合仁义的标准,但作者认为学习农业技术的词章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观点提醒人们不要过分刻板地定义仁义的界限。

总而言之,《文宣王及其弟子赞》通过描绘鲍照的行为和思考,强调了培养人才需要结合道德和实践的原则,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仁义的思想。这首诗词在宋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也为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