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当人知见力

出自宋代释智愚的《颂古一百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ú shì dāng rén zhī jiàn l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大人境界终难到,到后如何说向人。
不是当人知见力,莫将知见别疏亲。
()
大人:1.成人(区别于“小孩儿”):~说话,小孩儿别插嘴。2.旧时称地位高的官长:巡抚~。
境界:(名)①土地的界限。②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思想~|理想~。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知见疏亲

诗词的中文译文:

颂古一百首

大人境界终难到,
到后如何说向人。
不是当人知见力,
莫将知见别疏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释智愚之手,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智者境界的难以理解和言说的情感。

首先,诗中作者提到了“大人境界终难到”,这表示智者的境界是很高深而难以达到的。这可以理解为在修行中,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达到真正的智者境界,即超越尘世之外,透彻看透人生之谜。

接着,作者问到“到后如何说向人”,这表明即使智者达到了那个境界,但如何向普通人传授这种智慧却仍然是个难题。智慧与普通人的认知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异,可能很难通过言语的形式来传递。

然后,作者进一步指出“不是当人知见力,莫将知见别疏亲”。这句话与前两句相呼应,它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自己有了一些见识和智慧就疏远亲友。智者能够独立思考并了解更多事物的本质,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疏远自己的亲朋好友,而是应该帮助他们一同成长,一同追求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抒发了智者境界的高深难以理解以及智者如何面对人际关系和言说难题的思考。它使我们反思智慧与人情之间的关系,并教导我们在追求智慧的同时不能忽略与亲人朋友的情感联结。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释智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