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取口中滋味

出自宋代释法泰的《颂古四十四首》,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qǔ kǒu zhōng zī wèi,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赵州三度吃茶,禾山打鼓难比。
休於句下寻求,识取口中滋味
若识得,观音院里有弥勒。
()
打鼓:1.比喻没有把握,心神不定:能不能完成任务,我心里直~。2.感到心神不定,忐忑不安。3.击鼓。
寻求:(动)寻找追求:~真理|~人生的真谛。
识取滋味:(名)①味道。②比喻某种感受:挨饿的~不好受。[近]味道。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颂古四十四首

赵州三度吃茶,
禾山打鼓难比。
休於句下寻求,
识取口中滋味。
若识得,
观音院里有弥勒。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一个修行者赵州,他三次品尝茶叶的滋味,以及禾山敲击鼓的困难,暗示着修行的艰辛。诗人告诫读者,不要只满足于句子的表面意义,而应当从中体悟到更深的味道和意义。

赵州三度吃茶,指的是修行者经历了三次品尝茶叶的过程。茶在佛教中被视为一种修行的工具,它能够清净心灵。通过品味茶叶的滋味,修行者可以通过身体和口味来领悟佛法的深层含义。

禾山打鼓难比,禾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打鼓是指修行者在禾山上敲击鼓声,以感受心灵的震动。作者用这个比喻来告诫读者,修行是一条艰难的道路,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

休於句下寻求,识取口中滋味,诗人呼吁读者,不要只停留在字句的表面,应当通过品味和体悟其中的真谛。

若识得,观音院里有弥勒,如果能理解诗词中的意义,就可以在观世音菩萨的庐山观音院中找到弥勒佛,表示修行者可以在心灵的层次上找到真正的解脱和觉悟。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茶和打鼓的比喻来描绘修行者追求内心净化和觉悟的过程。作者借此表达了修行的艰辛,呼吁读者不要停留在外表,而要通过内心的体悟来寻求真谛。同时,诗人也传达了一种希望和庆幸,即如果修行者能够领悟其中的真义,就能找到解脱和觉悟的道路。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法泰

释法泰,号佛性,俗姓李,汉州(今四川广汉)人。住鼎之德山,邵之西湖及谷山道吾,敕居潭州大沩。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一首。...

释法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