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垂慈。宋代。释道宁。宗门奥旨,造者还稀。体用无私,随流得妙。有时互为生,伴敲唱玄风。有时对面藏,身难窥影迹。要津把断,凡圣迷源。利物垂慈,等閒入草。
诗词的中文译文:
《偈六十九首》
宗门奥旨,造者还稀。
体用无私,随流得妙。
有时互为生,伴敲唱玄风。
有时对面藏,身难窥影迹。
要津把断,凡圣迷源。
利物垂慈,等闲入草。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宗教修行的境界和观点。宗门的深奥道理,创造者也很稀少。他们的修行是无私的,随着生命的流动获得巧妙的体验。有时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敲打、唱颂着玄妙的经音;如果彼此距离遥远,就以精神相会,无法窥见彼此的形象和踪迹。修行者要抓住关键的道理,才能摆脱世俗的迷惑和圣人的困惑。他们的修行目的是利他与众生,即使平凡之事也能显现慈悲的境界。修行者能融入自然,随意而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的境界和修行的目标。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意象来描绘,通过宗门深奥的奥旨、无私的修行、流动的体验、共同的敲打唱和对面的遥远等,把修行者融合到宇宙和众生中,强调了修行者与宇宙和众生的关系。同时,诗中的“利物垂慈,等闲入草”也反映了修行者的悲悯和超脱,以及他们对自然的融入与敬重。整首诗词简洁而含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宁静和深邃的修行态度,给读者带来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启迪。
释道宁(一○五三~一一一三),俗姓王,歙溪(今安徽歙县)人。祝发蒋山泉禅师,依雪窦老良禅师。踰二年,遍历丛林,参诸名宿。晚至白莲,参五祖法演禅师,顿彻法源。徽宗大观中,住潭州开福寺。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一百三十二首。...
释道宁。释道宁(一○五三~一一一三),俗姓王,歙溪(今安徽歙县)人。祝发蒋山泉禅师,依雪窦老良禅师。踰二年,遍历丛林,参诸名宿。晚至白莲,参五祖法演禅师,顿彻法源。徽宗大观中,住潭州开福寺。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一百三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