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之山屹如址

出自宋代沈清臣的《严滩怀古》,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óng lú zhī shān yì rú zhǐ,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桐庐之山屹如址,桐江之水清见底。
间关万里却归来,依旧此山如此水。
子陵一节寿汉脉,名与高山俱不死。
惜无陋巷为邦学,礼乐不闻古人耳。
()
见底归来:(动)回来:胜利~|自海外~。
高山:1.传说中的山名。2.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3.少数民族名。
不死邦学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更引申为一个国家一段时间的社会习俗、典章制度与国民精神。
不闻古人: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严滩怀古》是宋代文学家沈清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桐庐山水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桐庐之山屹如址,
桐江之水清见底。
间关万里却归来,
依旧此山如此水。
子陵一节寿汉脉,
名与高山俱不死。
惜无陋巷为邦学,
礼乐不闻古人耳。

诗中的“桐庐之山屹如址,桐江之水清见底”描绘了庐山和江水的壮美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接着,“间关万里却归来,依旧此山如此水”表达了作者离开了这片美丽的山水,行万里之远归来,却发现这座山和水依然如故,时光不改变它们的美丽,暗示了大自然的永恒不变。

之后,诗中提及了子陵一节寿汉脉的名字,表示子陵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人物,他的名字和高山一样永不消亡,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人物的崇高。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社会状况的不满,感叹现代社会缺乏陋巷或文化氛围,人们对传统的礼乐已经不再重视,无法听到古人的声音。这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对古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借此抒发对当代文化和价值观的不满。通过对桐庐山水景色的写作,诗中渗透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沈清臣

...

沈清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