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山林间

出自宋代刘应时的《山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zài shān lín jiā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春光淡心目,乘兴聊跻攀。
颇识造物意,长容我辈閒。
横拖拄杖去,笑折梅花还。
彼哉钟鼎乐,不在山林间
()
春光,心目,乘兴,跻攀,物意,辈閒,拄杖,梅花

《山行》

春光淡心目,乘兴聊跻攀。
颇识造物意,长容我辈閒。
横拖拄杖去,笑折梅花还。
彼哉钟鼎乐,不在山林间。

译文:

春天的阳光淡淡地照耀着我的心灵,我乘着兴致攀登山峰。稍微了解了造物者的意境,我更能轻松地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悠然地拿起手杖向前行去,快乐地摘下梅花还给大家品味。它们享有那钟鼎之乐,而并非存在于山林之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一个人在山中行走的场景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山中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赞扬。

首两句“春光淡心目,乘兴聊跻攀”。春光淡淡,给人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使人心情愉悦。作者抱着愉悦愿望,乘兴攀登山峰,寻找更广阔的视野。

接下来的两句“颇识造物意,长容我辈閒”。诗人通过观察大自然,颇有见地地理解了造物主的意图,并认为造物主天生就宽容随意,因此也要求我们自己能够享受放松的生活。

"横拖拄杖去,笑折梅花还"表达了作者在徜徉山水之间的欢乐。他漫不经心地挥舞着手杖,欢笑着摘下梅花,向众人分享乐趣。

最后一句“彼哉钟鼎乐,不在山林间”则意味着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并不仅存在于山林之中,而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和发现。

这首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愉悦自在的山行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应该积极地寻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不是依赖于外界的环境。整体诗意明快而深邃,赏析起来令人愉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