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恨无因到上头

出自宋代李沆的《题六和塔》,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ěi hèn wú yīn dào shàng to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高处:高处gāochù∶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相对较高的位置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走路~骑车快。论手巧,大家都~他。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诗词:《题六和塔》
朝代:宋代
作者:李沆

经从塔下几春秋,
每恨无因到上头。
今日始知高处险,
不如归卧旧林丘。

中文译文:
历经了多少个春与秋,
每每懊悔没有机缘登上塔顶。
如今才明白高处充满险阻,
还不如回归,安卧在那旧林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六和塔的愿望,但却一直未能实现。他沉思着,经历了许多年的时光,每次都下意识地感到遗憾,因为他无法找到攀登塔顶的机会。然而,如今他终于认识到,登上高处也是有危险的,并不如回归到他熟悉的旧林丘,温馨安逸。

赏析:
这首诗几乎是作者的自述,在表达对登上六和塔的遗憾感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通过对塔的渴望和对高处的理解,诗人表达了对物质追求和人生选择的思考。他认识到,在攀登高处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危险,而回到熟悉的环境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安逸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虽简洁,却展示了作者的智慧和领悟力,并给人以启示,让我们思考人生中的选择和抉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