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梯百丈挂云门

出自宋代胡炎的《武夷漫兴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ān tī bǎi zhàng guà yún mé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丹梯百丈挂云门,尺五天高青可扪。
劈破琅玕成老石,当年曾共见曾孙。
()
云门:1.周六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黄帝时所作。2.高耸的大门。多比喻富贵之家。3.汉云阳县的城门。4.山门。借指寺庙。5.急流的出口。因水气状如云雾﹐故称。6.蜀的代称。7.指谷口。8.山名。在浙江绍兴南。亦名东山。山有云门寺。南朝梁处士何胤曾居于此。9.山名。在山东省青州市南。一名云峰山。10.山名。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北﹐连乐昌县界。山有云门寺。五代文偃禅师居此。11.佛教宗派名。即云门宗。12.人体穴位名。位于前胸外上方﹐当锁骨外端下缘。
老石曾孙:1.孙子的儿子。2.对曾孙以下的统称。

《武夷漫兴二首》是宋代胡炎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传承。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原文:
丹梯百丈挂云门,
尺五天高青可扪。
劈破琅玕成老石,
当年曾共见曾孙。

译文:
红色的梯子悬挂在百丈高的云门上,
天空如此近,青色近乎触摸。
劈开琅玕,形成嶙峋的老石头,
当年曾与曾孙共同目睹这壮丽景象。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作者对武夷山的景色和历史传承的赞美。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位于福建省,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第一句“丹梯百丈挂云门”描绘了武夷山上的梯子犹如红色的天梯悬挂在百丈高的云门之上。这个画面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登山的艰险。

第二句“尺五天高青可扪”则表现出天空的近,似乎可以伸手触摸到。这种写法增强了读者对景色的亲近感,拉近了与自然的距离。

第三句“劈破琅玕成老石”描述了一块块嶙峋的石头,仿佛是被劈开的琅玕(古代用于切割石头的工具)形成的,这些石头象征着岁月的积淀和历史的传承。

最后一句“当年曾共见曾孙”将作者与曾孙的关系融入其中,暗示作者已经历了许多年,与年轻的曾孙一同欣赏着这片壮丽的山景,传递出家族、时光和传承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家族传承和历史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武夷山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