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灯吐玉花

出自宋代高遁翁的《秋晚》,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ín dēng tǔ yù huā,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风扫柴门净,银灯吐玉花
纳凉凭□石,待月上窗纱。
老去心犹壮,秋来鬓任华。
不妨高枕睡,无梦到公家。
()
柴门: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2.代指贫寒之家;陋室。3.犹杜门,闭门。
银灯纳凉:(动)乘凉。[近]乘凉。[反]取暖。
窗纱:安在窗户上的冷布、铁纱等。
去心高枕:高枕gāozhěn垫高枕头安心睡觉,形容无所忧虑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梦到公家:1.指诸侯王国。2.指朝廷、国家。3.指公卿之家。4.与私人相区别,今指国家、机关、团体或代表公共利益的组织等。

《秋晚》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高遁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扫柴门净,银灯吐玉花。
纳凉凭□石,待月上窗纱。
老去心犹壮,秋来鬓任华。
不妨高枕睡,无梦到公家。

诗意:
诗词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景象。柴门被秋风扫净,银灯散发出明亮的光芒,如同吐出玉花般美丽。诗人依靠在凉石上,等待月亮升起,透过窗纱洒下柔和的光辉。尽管年老,但诗人的心依然坚强有力,秋天来临,头发的斑白也无所谓了。他并不介意高枕而眠,进入无梦的公家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通过寥寥数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场景中。诗人以风扫柴门、银灯吐玉花等形象,将秋天的凉爽与明亮表现得淋漓尽致。纳凉凭□石,待月上窗纱,展现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中享受自然美景的惬意心境。

诗人以"老去心犹壮,秋来鬓任华"表达了年老之际的从容与豁达,尽管岁月已经给他带来了白发,但他的心境仍然坚定有力。最后两句"不妨高枕睡,无梦到公家"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无忧无虑的向往。高枕而睡,意味着诗人能够放下尘世的烦恼,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平静。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秋天夜晚的独特感悟,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豁达从容的心态。读者在阅读时,也可以感受到这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进一步体会到秋夜的美好和人生的深远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