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惆怅而无语

出自唐代耿湋的《听早蝉歌》,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yóu chóu chàng ér wú yǔ,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
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乍悲鸣兮欲长。
犹嘶涩兮多断。
风萧萧兮转清,韵嘒嘒兮初成。
依婆娑之古树,思辽落之荒城。
闲院支颐,深林倚策,犹惆怅而无语,鬓星星而已白。
()
蝉鸣,白日,秋意,悲鸣,兮欲长

《听早蝉歌》是唐代耿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表达了夏季的景色和人生的沉思。

夕阳下,蝉鸣的声音和夏日的云彩和谐共鸣。白天已经接近尽头,秋意已经充盈。蝉虽然悲鸣,但想要继续唱出来。它的声音虽然嘶哑,但却充满了短暂的生命。风萧萧的声音在转变中变得清澈,韵呼呼的声音刚开始成形。作者倚靠在古老的树下,思索着遥远而荒凉的城市。在安静的庭院中,他支起下巴,倚靠在深林中,但仍然心绪不宁,无话可说,头发已经被白发星星点点覆盖。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蝉声和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的思考。夕阳下,蝉的歌声和夏天的云彩融洽和谐,象征着短暂的生命和时间的流逝。蝉的歌声虽然悲伤,却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坚强的意志。风的声音转变清澈,韵呼呼的声音初步成形,象征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作者倚靠在古树下,思索着遥远而荒凉的城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的思考和感叹。在宁静的庭院中,他无话可说,头发已经被白发星星点点覆盖,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这首诗词意境唯美,富有哲理,是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耿湋

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耿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