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入双眸

出自宋代方恬的《遇昱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ān lǐ rù shuāng móu,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直上最高头,无人独少留。
万山皆在下,千里入双眸
马傍松边立,云从脚底浮。
倚天一长啸,红日满沧洲。
()
最高:高度最大的;最为高等的;至高无上的。
双眸:两颗眼珠。
脚底:脚底jiǎodǐ〈方〉∶脚用来接触地面的部分,即脚掌。
长啸:1.大声呼叫,发出高而长的声音。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3.钟之别名。4.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红日: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诗词:《遇昱岭》

直上最高头,
无人独少留。
万山皆在下,
千里入双眸。

马傍松边立,
云从脚底浮。
倚天一长啸,
红日满沧洲。

中文译文:

我直直地朝上看,
无人陪伴我独自留。
万山都在下方,
千里美景尽收眼底。

马儿停在松树旁,
云朵从脚下飘浮。
我倚天长啸一声,
红日照耀满沧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遇昱岭》是宋代诗人方恬所作,通过描绘昱岭之遇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的第一句“直上最高头,无人独少留”,表现了诗人的勇气和决心,他直视高峰,没有留下任何人陪伴。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追求卓越、追求独特之意。

第二句“万山皆在下,千里入双眸”,诗人登上昱岭之后,俯瞰山脉,领略了广袤的壮丽景色,千里美景尽收眼底。这里以山脉为代表,表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广博,也展示了诗人的胸怀和眼界。

接下来的两句“马傍松边立,云从脚底浮”,通过描写马儿停在松树旁边和云朵从脚下飘浮的场景,强调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与自然的亲近。这里诗人与马儿、松树、云朵等自然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最后两句“倚天一长啸,红日满沧洲”,表现了诗人豪情万丈的心境。诗人仰天长啸,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敬仰。红日满沧洲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也体现了诗人心中的志向和追求。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情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追求卓越的向往。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气质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