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射佛狸江水中

出自宋代晁公溯的《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òng shè fú lí jiāng shuǐ zhō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冠剑堂堂仁寿公,昨提金鼓去平戎。
惜君不往分一矢,共射佛狸江水中
()
金鼓

《送张君玉赴宁江幕府七首》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冠剑堂堂仁寿公,
昨提金鼓去平戎。
惜君不往分一矢,
共射佛狸江水中。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别张君玉去宁江幕府的七首之一。诗人称赞张君玉为堂堂仁寿公,形容他英勇威武。昨天他带着金鼓出征,平定边境的战事。然而,诗人感到惋惜的是,他未能亲身参与战斗,未能射出一箭,只能陪伴在他身边,像佛狸那样站在江水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送别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张君玉的敬佩和遗憾之情。首先,诗人称赞张君玉为"冠剑堂堂仁寿公",形容他的形象高大威猛,品德高尚。接着诗人提到他昨天带着金鼓去平定战乱,展现了他的英勇和决心。然而,诗人感到惋惜的是,张君玉未能亲自出征,未能分一矢,只能在他身边陪伴,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贡献。最后的"共射佛狸江水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无奈和郁闷心情,佛狸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代表着智慧和机敏,这里用来暗示诗人在江水中的无聊和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表达对张君玉的敬佩和遗憾,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同时,通过对战争和英雄的描绘,突出了晁公溯对忠诚、勇敢和责任的崇尚,以及对个人能力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公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