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令相识不相怜

出自明代罗洪先的《昭君词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ěn lìng xiāng shí bù xiāng liá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长秋才引到帘前,名姓谁知外国传。
记得君王回盼处,肯令相识不相怜
()
名姓,外国,记得,君王,盼处,相识,相怜

《昭君词六首》是明代诗人罗洪先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秋才引到帘前,
名姓谁知外国传。
记得君王回盼处,
肯令相识不相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昭君(即昭君出塞)的故事情节。昭君是西汉时期的美女,为了维护汉朝与匈奴的和平,她选择嫁给了匈奴的单于(即匈奴的君主)。在这首诗词中,诗人表达了昭君被远嫁到匈奴后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赏析:
1. 第一句“长秋才引到帘前”,表达了昭君长时间的旅途,经历了漫长的秋天才抵达单于所在的地方。这一句中的“长秋”既可理解为时间的长久,也可理解为秋天的长久,暗示了昭君离乡背井的漫长时光。
2. 第二句“名姓谁知外国传”,表达了昭君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她的名字和姓氏已经逐渐被人遗忘,只有在外国传播才能有所知晓。这句诗表现了昭君身处异国他乡的无助和无名的境遇。
3. 第三句“记得君王回盼处”,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昭君对故乡和君王的思念之情。昭君心中牢牢记住君王的神情和眼神,表现了她对故土和君王的无限眷恋。
4. 最后一句“肯令相识不相怜”,表达了昭君希望君王能够了解她在异国的苦衷,不要因为她的选择而怀有怨恨和不理解。这句诗道出了昭君对君王的期望和失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昭君的境遇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个女子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昭君的心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的内心痛苦和希望。这首诗词通过昭君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离故园的人的深情关怀,以及对异国风情的思考和描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