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为多言犯要津

出自近现代洪传经的《述怀》,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g wèi duō yán fàn yào j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疏狂无意逐功名,舞舌川湘又楚秦。
学汇中西空自许,言非理则不相因。
那知以此遘忧患,竟为多言犯要津
甚矣书生无一用,未能权变且谋生。
()
疏狂:亦作"疎狂"。亦作"踈狂"。2.豪放﹐不受拘束
功名:(名)①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②功绩和名声。
川湘忧患:(名)困苦患难:饱经~|生于~。
甚矣书生:书生shūshēng∶读书人白面书生∶指抄写的人
未能:不能。
权变:(动)随机应变:多智谋,善~。
谋生:(动)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近]营生。

诗词:《述怀》
作者:洪传经
朝代:现代

疏狂无意逐功名,
舞舌川湘又楚秦。
学汇中西空自许,
言非理则不相因。

那知以此遘忧患,
竟为多言犯要津。
甚矣书生无一用,
未能权变且谋生。

中文译文:
我故意放纵自己,不追求功名,
在川、湘、楚、秦四地纵情地吟咏。
我自认为学富五车,汇聚中西文化,
只有言辞不合理,才不会相互契合。

谁能知道,因为这样而遭遇忧患,
竟因为言辞多而得罪要津。
多么可悲啊,书生无一用处,
既不能掌权,也不能谋生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洪传经对自身处境的怀疑和无奈之情。诗人放纵自己,不追求功名地在川、湘、楚、秦四地游走,并自认为学识渊博,融汇中西文化。然而,他发现只有在言辞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和支持。

然而,诗人也感到困惑和痛苦。他意识到自己因为多言而招致忧患,常常得罪要津,导致自身处境艰难。他对于作为一个书生来说,自己没有任何用处感到懊悔,无法掌握权力,也无法为自己谋生计。

这首诗词反映了洪传经对于知识和言辞的价值的思考。他批判了纯粹空谈的学问,强调言辞必须合理,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然而,他也表达了对于现实社会中知识分子地位和能力的无奈和沮丧。整首诗词带有一种忧伤和自省的情绪,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困境和挣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