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度林塘

出自明代张羽的《寻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è zhàng dù lín tá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策杖度林塘,幽寻犯晓霜。
临池疑掩映,傍竹畏遮藏。
款曲敲僧舍,徘徊绕苑墙。
好携三弄笛,树底为催妆。
()
晓霜掩映:(动)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款曲:(书)(名)衷情;殷勤的心意:互通~|思叙~。
僧舍:僧人的住所。指寺院。
徘徊: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诗词:《寻梅》
作者:张羽(明代)

策杖度林塘,
幽寻犯晓霜。
临池疑掩映,
傍竹畏遮藏。
款曲敲僧舍,
徘徊绕苑墙。
好携三弄笛,
树底为催妆。

中文译文:
手持拐杖穿过林塘,
幽静地寻找,触犯着晨霜。
临近池塘,怀疑花影已掩藏起来,
在竹边靠近时,害怕被遮挡住。
轻轻敲击寺舍的门,
徘徊在园墙的周围。
带着三弄笛子,心情愉悦地行走,
树下的花朵似乎在催促着妆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作者在春天寻找梅花的经历为主题,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和对美的追求。

诗人手持拐杖,在林塘间徜徉,追随着幽静的景色。"策杖"一词表示作者把拐杖作为辅助工具,帮助他在自然中寻找美的追求。"度林塘"则表达了他穿过林木和水塘的行走。但他的幽寻之行却触碰到了晨霜,暗示着诗人在早晨的时光进行了这样一次探索。

诗中描绘了诗人接近池塘的场景,他怀疑着梅花的花影是否已经被池水掩藏起来。当他靠近竹子时,担心被竹子遮挡住,似乎在寻找梅花的过程中感到一丝无奈。

接下来,诗人用"款曲敲僧舍"来形容自己敲击寺舍的门,表达了他的清心寡欲和对宁静的向往。他徘徊在苑墙周围,似乎在思考着这个园林中的美丽景色。

最后两句"好携三弄笛,树底为催妆"表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他带着三弄笛子,意味着他把音乐作为伴随自己寻找梅花的伴侣。诗人在树下漫步,树底的花朵似乎在催促着他,让他加快脚步,去欣赏那娇艳的梅花。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为主题,通过描绘细腻的场景和细致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追寻之情,也展现了他对清静、宁静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张羽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