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良区区

出自宋代罗公升的《纪秦汉间事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ái sè liáng qū q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秦王狭百二,猛虎正负嵎。
壮哉田家子,赤手摩其须。
叩关固蹉跎,未觉此诗迂。
沛公居山东,财色良区区
一朝咸阳去,始作帝者图。
砀公倘不偶,陈中遂长驱。
求知千载下,优劣当何如。
九原已黄土,极目空欷嘘。
()
猛虎,正负,壮哉,赤手,叩关,蹉跎,沛公,财色

《纪秦汉间事二首》是宋代诗人罗公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秦王狭百二,猛虎正负嵎。
壮哉田家子,赤手摩其须。
叩关固蹉跎,未觉此诗迂。
沛公居山东,财色良区区。
一朝咸阳去,始作帝者图。
砀公倘不偶,陈中遂长驱。
求知千载下,优劣当何如。
九原已黄土,极目空欷嘘。

这首诗词描述了秦汉之间的历史事件,并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命运的思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秦始皇和刘邦(汉高祖)在历史舞台上的不同命运,展现了罗公升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秦王狭百二,猛虎正负嵎”。这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称号,他的权势和威严如同一头猛虎,无人能敌。接着描述了田家子刘邦的壮志豪情,他不畏强大的秦王,勇敢地与之抗争。

然后,诗中描写了刘邦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他击败了秦朝的统治者,成为汉朝的创立者。而另一位名为砀公的人物,倘若没有与刘邦结盟,便无法顺利地驱逐秦军,使得刘邦能够在陈中(陈留)崛起。

接下来,诗人思考了求知之路的艰辛和人才的优劣。诗中反问:“求知千载下,优劣当何如。”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英雄形象的评价,暗示人才的出现与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最后,诗词以“九原已黄土,极目空欷嘘”作为结尾。九原是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称呼,这里指的是秦朝的国土。黄土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极目空欷嘘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惋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秦汉之间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和历史命运的思考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才和求知的看法,以及对历史沧桑和兴衰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罗公升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罗公升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