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正浓时风味长

出自宋代张道洽的《梅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zhèng nóng shí fēng wèi zhǎ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泠泠涧水石桥傍,春正浓时风味长
清介终持孤竹操,繁华不梦百花场。
描来月地前生瘦,吹落风檐到死香。
结羽已空无染着,每来花下辄成狂。
()
石桥,正浓,风味,孤竹,繁华,百花场,前生,下辄

《梅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道洽。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泠泠涧水石桥傍,
清澈的涧水在石桥旁流淌,
春正浓时风味长。
正值春季,清新的气息愈发浓郁。

清介终持孤竹操,
作者秉持清正的品性,坚持孤独的道德准则,
繁华不梦百花场。
不追求世俗的繁华,不沉迷于百花争妍的场所。

描来月地前生瘦,
描绘月亮的地方显得苍瘦,
吹落风檐到死香。
风吹落花飘散到屋檐,依然散发着芬芳。

结羽已空无染着,
花瓣已经脱落,没有了颜色的染饰,
每来花下辄成狂。
每当来到花下,便陷入狂热之中。

这首诗词以描绘梅花为主题,通过梅花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个人情感和价值观。梅花是冬季里开放的花朵,寒冷的季节中独自怒放,象征坚贞和清廉。诗中的涧水、石桥和清风等描绘了清新的春季景色,与梅花相得益彰。作者以梅花的形象来对照自己,表达了追求清正和独立的精神追求,不被世俗的繁华所迷惑。

诗中的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月亮、风檐和花瓣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态的变化。最后的两句表达了每当置身于花下时,作者都会沉醉其中,表现出对美的狂热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清正高洁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抒发了个人情感和对现实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道洽

张道洽(1202~1268)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张道洽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