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慰分裂。宋代。陈傅良。亭亭湘岸竹,炯炯湘波月。其中雪垂垂,一树为谁设。不应皂盖人,於此能忘折。折之寄相思,可以慰分裂。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傅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亭亭湘岸竹,
炯炯湘波月。
其中雪垂垂,
一树为谁设。
不应皂盖人,
於此能忘折。
折之寄相思,
可以慰分裂。
中文译文:
湘岸上的竹子挺立如亭亭之美,
湘波之上的月光明亮耀眼。
其中的雪花纷纷飘落,
一棵树是为了谁而准备的?
不应该被覆盖的人,
却能在这里忘却自己的烦恼。
将摘下的花枝寄去思念,
可以慰藉因距离而破碎的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湘江岸边竹子挺拔俊美,湘江上的月光明亮照人。诗人注意到其中的雪花纷纷飘落,思索着为了谁而准备的。诗中出现的竹子、月光和雪花都是自然景物,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诗词的主题可以理解为思念和分离。诗人通过描述竹子和月光,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思和孤独。他感叹自己不应该被世俗所束缚,而能够在这个环境中忘记世事的纷扰。他将摘下的花枝寄去思念,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慰藉自己因分离而受伤的心灵。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同时,诗人借助竹子和月光等景物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情感的愿望和对分离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给人以深远的思索和回味。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