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何处村

出自宋代陈傅良的《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 zài hé chǔ cūn,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先人手所种,家在何处村
自别此堂堂,不知几寒温。
盍归封植之,岁岁为此言。
老如雾中看,正恐目力昏。
()
先人:1.祖先。常指已死的父亲。2.古人。
堂堂:〈形〉用于“光堂堂、亮堂堂、明堂堂”。表示光洁或很亮。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寒温:冷暖。指问候冷暖起居。中医指两种药性,寒性或温性。
目力:眼睛的视力。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傅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人手所种,家在何处村。
自别此堂堂,不知几寒温。
盍归封植之,岁岁为此言。
老如雾中看,正恐目力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思考。诗中提到了作者的先人种植的梅花,作者不知道自己离开这个家庭已经多少个寒暖季节了。诗人倡议将梅花封为一种永恒的话题,每年都要谈论它。最后,作者表示自己年纪已大,看东西已经有些模糊,担心自己的目力会变得昏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的种植和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作者通过将梅花与自己的家族联系起来,强调了梅花的历史和传承。他希望每年都能谈论梅花,将其视为一种永恒的话题,突出了梅花的美丽和价值。最后,作者以自己年老的状态来结束诗词,暗示了时光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同时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家族传承的尊重和留恋之情。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岁月的变迁,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