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金口亲分付。元代。梵琦。听说娑婆无量苦。千思万算劳肠肚。地水火风争胜负。何牢固。到头尽化微尘去。一颗心珠离染污。声前色后常披露。打破髑髅无觅处。除非悟。如来金口亲分付。
诗词:《渔家傲·听说娑婆无量苦》
听说娑婆无量苦。
千思万算劳肠肚。
地水火风争胜负。
何牢固。
到头尽化微尘去。
一颗心珠离染污。
声前色后常披露。
打破髑髅无觅处。
除非悟。
如来金口亲分付。
中文译文:
听说娑婆世界有无尽的苦难。
千思万算使人烦恼不已。
地水火风相互争夺胜负,
这一切究竟有何稳固之处?
到最后,一切都化为微尘离去。
内心的真正珍宝远离了污垢的玷污。
声音之前,形色之后,常常展现出真实的一面。
只有打破头骨才能找到无处寻觅的真理。
除非觉悟,否则无法实现。
如来佛通过金口亲自传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元代梵琦创作的《渔家傲》系列之一,它以佛教的观念为背景,表达了对人世间苦难的思考和对解脱的渴望。
诗的开头,作者听说娑婆世界的无量苦难,这里的娑婆指的是人间世界。接着,他描述了思绪纷繁、算计烦恼的境况,显示了人们为了应对世间的种种困扰而焦虑不安。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之间的争斗,探讨了世间万物的竞争和对立,展现了世界的无常和不稳定。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佛教的观念表达了对解脱的向往。他说到最后,一切都会化为微尘离去,指出了世间的一切都是暂时的,都会逝去。他将内心比作一颗珍宝,希望它不被世俗的污垢所玷污。
接着,诗中提到声音之前、形色之后,披露真实的一面,这表达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愿望。打破髑髅,寻觅无处,暗示需要超越表面的现象,通过觉悟来认识真理。
最后一句提到如来佛通过金口亲自传授,表明通过佛法的教导,人们可以获得觉悟和解脱。
整首诗词以娑婆世界的苦难为起点,通过揭示世间的无常和竞争,表达了对解脱和觉悟的向往。它以佛教思想为基础,通过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呼唤人们超越表面现象,寻求内心的真实与解脱。
(?—1370)元明间僧人。浙江象山人,俗姓朱,字楚石,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梵琦。(?—1370)元明间僧人。浙江象山人,俗姓朱,字楚石,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