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七十稀

出自唐代李涛的《杂诗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nián qī shí xī,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滔滔东流水,赴海无归期。
亭亭右转日,今兹复来兹。
人生寄天地,百年七十稀
思虑复营营,恐为达此嗤。
()
滔滔,亭亭,右转,人生,天地,思虑,复营营

《杂诗四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涛。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滔滔东流水,赴海无归期。
亭亭右转日,今兹复来兹。
人生寄天地,百年七十稀。
思虑复营营,恐为达此嗤。

译文:
波涛滚滚东流水,奔向大海无归期。
亭亭右转的太阳,如今再次升起。
人生寄托于天地之间,百年稀有七十载。
思虑重重不断萦绕,恐怕被人嘲笑到达这个境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东流的水、旋转的太阳以及人生的寄托和思虑,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短暂性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中的滔滔东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人生如水一样不可逆转地向前奔流,没有回头的机会。作者用"赴海无归期"来形容水流的无尽,也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短暂性。

接着,诗中提到的亭亭右转日,表达了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象征着时间的循环。"亭亭"形容太阳温和而端庄。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象征着一天的开始和结束,也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再次凸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在诗的后两句中,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性的思考。人生寄托于天地之间,指的是人作为一种存在,承载在宇宙之间。"百年七十稀"表示百年人生中七十年是宝贵的,也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琐事和思虑的忧虑。"思虑复营营"意味着思虑重重,不断萦绕。"恐为达此嗤"表示作者担心自己的思虑和忧虑可能会被他人嘲笑或不以为然。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寄托,以及对时间和思虑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性的感慨和对琐事的忧虑。它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珍惜生活,并在短暂的人生中追求有意义的事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涛

生卒年不详。长沙(今属湖南)人。温庭筠为太学博士主秋试时,涛与卫丹、张合等应试,所作诗赋皆得称赏,榜于都堂。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七。涛颇有诗名。其诗如“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等句皆脍炙人口。《全唐诗》存断句3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李涛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