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尽日少蹄轮

出自宋代潘牥的《梅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ài mén jǐn rì shǎo tí lú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柴门尽日少蹄轮,坐对横窗数点春。
心向雪中偏暴白,影来月下亦精神。
十分洗尽铅华相,百劫修来贞洁身。
笑杀唐人风味短,不应唤作弄珠人。
()
蹄轮暴白月下精神:(名)指人的意识、思维和一般心理状态:~文明|~面貌|~恍惚|~压力。[反]物质。②(名)宗旨;主要的内容或意义:领会文件~|贯彻会议~。
铅华相贞洁身笑杀唐人:(名)唐代盛时,声誉远及海外。后来世界各国皆称中国人为唐人;东南亚各国以及美国等地的华侨有时也自称唐人。
风味:(名)事物的特色(多指地方色彩):~小吃|家乡~|四川~。
不应:不回应。不须、不该。不是、过失。不知。
唤作:唤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àn zuò,意思为叫做,称做。出自《诗》。

《梅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潘牥。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梅花开放,朝代:宋代,作者:潘牥
柴门尽日少蹄轮,
坐对横窗数点春。
心向雪中偏暴白,
影来月下亦精神。
十分洗尽铅华相,
百劫修来贞洁身。
笑杀唐人风味短,
不应唤作弄珠人。

中文译文:
整天柴门少有车马的声音,
坐在横窗前数点春天的气息。
心灵向着雪中更加显得纯洁,
身影在月光下也格外精神。
十分洗净了浮华的痕迹,
经历了百次劫难才得到纯洁的身体。
笑杀了那些追求唐人风味的浮华,
不应该称呼我为玩弄珍珠的人。

诗意和赏析:
《梅花》这首诗词以描绘梅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心境的显现。诗中的柴门寂静无声,窗外的春天只有微弱的气息,这烘托出梅花孤高、清寂的气质。作者将心向雪中形容为更加纯洁,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讴歌。梅花在月光下的身影也充满了生机和精神,展现了梅花的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纯洁和贞节的追求。他形容自己洗净了铅华的痕迹,经历了百次劫难才得到纯洁的身体。这里的洗净铅华和百劫修来贞洁身体的意象,既可以理解为对自身品格的追求,也可以理解为对时代风尚的嘲讽,认为自己超越了俗世的浮华与短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唐人风味的浮华的嘲讽和不屑。他认为那些沉溺于浮华的人只是短暂追逐虚荣的风味,而不是真正追求内在的美和纯洁的人。通过对唐人风味的嘲讽,作者抬高了自己和梅花的品格,表达了对真正纯洁和高尚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和纯净之美,同时借用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纯洁和贞节的追求,并对追求虚华的时尚风气进行了嘲讽和批判。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自身的对比,展现了作者的独立意志和对内心美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潘牥

潘牥(fāng)(1204——1246)字庭坚,号紫岩,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福州富沙(今属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已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存词5首。...

潘牥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