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于箕子

出自宋代王柏的《畴依》,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fǎng yú jī zǐ,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武王达孝,善继善述。
盟津既誓,干戈载戢。
访于箕子,洪范以陈。
惟皇建极,反覆丁宁。
()
善述,盟津,反覆

《畴依》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柏。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畴依》

武王达孝,善继善述。
盟津既誓,干戈载戢。
访于箕子,洪范以陈。
惟皇建极,反覆丁宁。

译文:
武王达到了孝道的境地,善于继承和传述美德。
誓约在盟津已经宣誓,战争之刃已经收起。
前去拜访箕子,他阐述了洪范之道。
惟有君王建立至高无上的美德,才能使国家安定而和平。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武王在孝道上的卓越成就,并表达了建立和平稳定的国家需要君王具备高尚美德的观点。诗中提到武王能够传承和传述美德,意味着他不仅在行为上孝顺,还能够通过言传身教使人们学习和继承美德。盟津的誓约表示武王和各国之间的和平协议已经达成,干戈已经收起,国家进入了安宁的时期。武王拜访箕子,箕子是古代传说中的贤人和智者,他向武王阐述了洪范之道,即治国之道,为君王提供了宝贵的教导。最后两句表达了君王建立至高美德的重要性,只有国家领导者具备高尚的品德并将其贯彻实施,国家才能够安定和繁荣。

赏析:
《畴依》通过歌颂武王在孝道上的杰出表现,强调了君王的美德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和平的重要性。诗中运用了简练而凝练的语言,把握了节奏和韵律,使整首诗词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过描绘武王的孝道和箕子的智慧,诗词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美德和道德教化的重视。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君王建立至高美德的推崇和向往,以及对于和平稳定社会的向往和期盼。这首诗词充满了崇高的情感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道德伦理的追求和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