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儿随母

出自宋代熊以宁的《挽伯父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ái fà ér suí mǔ,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
四休元亦足,一笑更何营。
论事丝弦宜,存心镜面平。
德人今已矣,唯与嗣乡评。
()
白发儿随母一笑论事丝弦:1.用丝捻制而成的弦。2.流行于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曲。
存心:(动)怀有某种想法:~不良。
镜面:镜子的表面。即鐴。湖南出产的以稻谷为原料酿造的一种酒名。

《挽伯父二首》是宋代熊以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伯父二首

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
四休元亦足,一笑更何营。
论事丝弦宜,存心镜面平。
德人今已矣,唯与嗣乡评。

译文:
白发的儿子随着母亲,苍老的弟弟面对兄长。
四季休息已足够,一笑又能得到什么。
谈论事情应像调弦的丝线,保持内心如平静的镜面。
德高行厚的人已经离世,只有与后人乡里的评判相伴。

诗意:
这首诗词是熊以宁写给他的伯父的挽诗,表达了对伯父离世的悼念之情。诗中描述了白发的儿子随着母亲,苍老的弟弟面对兄长的场景,呈现出家庭中的一幕。诗人认为四季的休息已经足够,一笑又何必去追求更多。他提到论事应当像调弦的丝线一样谨慎,心态应当像平静的镜面一样平和。最后,诗人表示已经离世的伯父是一位具有高尚德行的人,只有后人乡里的评判才能真实地评价他的品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伯父的怀念之情,通过对家庭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亲情的纽带。诗人通过对四季休息与一笑的思考,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他以丝线和镜面的比喻,强调了对待事物和内心的平和与谨慎。最后,诗人通过描绘伯父的高尚德行,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并希望后人能够公正地评价他的品德。

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通过对家庭、生活和道德的思考,传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这是一首展现了宋代时期情感与思想的优秀诗词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熊以宁

熊以宁,字伯诗,号东斋,建阳(今属福建)人。少从朱熹学。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光泽主簿。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七。今录诗七首。...

熊以宁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