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雪后登代州城楼时虏犯岢岚三首》
朝代:明代
作者:谢榛
睥睨胡天近,
登临边树迷。
汉兵不到处,
寒鸟向谁啼。
中文译文:
仰望着近在眼前的边塞天空,
登上城楼望向迷茫的边陲树林。
汉朝的军队无处可至,
寒冷的鸟儿向谁鸣叫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边塞地区的景象和深邃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抬头仰望着边塞的天空,使用了"睥睨"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胡人的将近感到忧虑和紧张。接着,诗人登上城楼,望向迷茫的边陲树林,意味着他身处边塞地区,周围充满了未知和困惑。诗的下半部分,诗人用"汉兵不到处"这句话,表达了明朝时期边塞地区的脆弱状况,汉朝的军队无法到达每一个地方,边塞地区缺乏有效的防御。最后一句"寒鸟向谁啼",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地区的荒凉和寂寞感,寒冷的鸟儿无人倾诉,向谁鸣叫呢?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塞地区的景象和表达内心的思考,展示了明代时期边塞地区的困境和无奈。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边塞的天空和树林,表达了对胡人的警惕和对国家安宁的担忧。诗中的"汉兵不到处"和"寒鸟向谁啼",呈现出边塞地区的荒凉和寂寞,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边疆土地的怀念和思考。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揭示了边塞地区的困境和人们的深情。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谢榛。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