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闻下竹使。宋代。文同。幡翣离三殿,箫笳接两都。尧殂如考妣,禹葬省人徒。岂并游韶石,应同去鼎湖。愁闻下竹使,海外走哀符。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幡翣离三殿,箫笳接两都。
尧殂如考妣,禹葬省人徒。
岂并游韶石,应同去鼎湖。
愁闻下竹使,海外走哀符。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悼念宋仁宗(赵祯)而写的。仁宗是北宋时期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面临了许多政治和军事的困扰。诗词以悲痛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仁宗的哀悼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抒情的手法,以描写和借景抒发情感。首两句描述了仁宗去世后的场景,幡旗离开了皇宫,箫笳声响接连不断,传达着哀伤之情。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尧和禹,将仁宗的去世与古代传说中的圣人相比,表达了对仁宗的崇敬之情。诗的后半部分则以韶石和鼎湖为象征,表达了对仁宗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提到了从海外传来的哀乐,表达了整个国家对仁宗去世的悲伤。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典故,将仁宗的离世与古代圣人相提并论,表达了作者对仁宗的忠诚和哀思之情。同时,通过运用音韵和意象的变化,使诗词既有悲凉之感,又有壮丽之美。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仁宗的深深怀念和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之情。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