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惯白拈

出自宋代释宝印的《颂古十八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ín jì guàn bái niā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临济惯白拈,普化惯掣颠。
一场好笑具,后世作三玄。
()
好笑具后世:(名)指某个时代以后的时代。

这首诗词《颂古十八首》是宋代释宝印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临济惯白拈,
普化惯掣颠。
一场好笑具,
后世作三玄。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临济宗和普化宗两大佛教宗派的特点和影响。临济宗以白拈为主要修行方法,意味着专注于禅宗的默观与直觉体验。普化宗则以掣颠为主要修行方法,强调禅宗的突破与颠覆。这两派的修行方式都具有独特的特点,但却引发了一场有趣的争论,并在后世演化成了三种不同的修行理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文字,表达了临济宗和普化宗在佛教历史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临济宗和普化宗都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流派,它们在宋代达到了巅峰,并对后世的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中提到的"白拈"和"掣颠"分别是临济宗和普化宗的主要修行方法。临济宗注重通过默观和直觉体验来实现觉悟,而普化宗则强调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和突破。诗中的"临济惯白拈"和"普化惯掣颠"表明这两派各自在修行方法上的专注和习惯。

最后两句"一场好笑具,后世作三玄"则表达了两派之间的争论和后世的发展。诗中用"好笑具"形容这场争论,意味着争论本身是一种有趣且引人发笑的现象。而"后世作三玄"则指出争论的结果导致了后世出现了三种不同的修行理论,进一步体现了这场争论对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临济宗和普化宗在佛教历史中的地位和特点,揭示了它们之间的争论和后世的发展。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对宋代佛教的修行方式和思想变迁有所了解,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佛教传统的敬重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宝印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峰,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峰。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谥慈辩。为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

释宝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