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劳余刃

出自宋代释师观的《偈颂七十六首》,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láo yú rè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断人性命,不劳余刃
四海一家,风恬浪静。
()
人性:(名)①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②人所具有的正常感情和理性:不通~|灭绝~。[反]兽性。
不劳余刃

《偈颂七十六首》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释师观所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断人性命,不劳余刃。
四海一家,风恬浪静。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人利益和界限的境界。它主张不需要亲自动手,就能够断绝他人的性命。诗人认为世界上的人都是一家人,应该和平相处,风平浪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释师观的思想观点。首句“断人性命,不劳余刃”,表达了诗人对于暴力和杀戮的反思。他认为实现和平并不需要使用刀剑,而是需要通过宽容、理解和友爱来实现。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的思想,强调了慈悲和非暴力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一句“四海一家,风恬浪静”进一步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诗人认为整个世界都应该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和谐相处,没有战乱和冲突。这种境界被形容为“风恬浪静”,表达了宁静和祥和的意境。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传递了释师观对于和平与宽容的思考。它呼吁人们超越个人的私利,追求整体的和谐与平静。这种理念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提醒人们要关注和平与宽容,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师观

释师观(一一四三~一二一七),号月林,俗姓黄,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十四岁,入雪峰山投忠道者出家。年二十四,祝发受戒。谒證老衲于澧州光孝寺,扣可庵然、尤溪印于闽中,又从老衲移住饶州荐福寺。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住平江府蠡口圣因禅院。后历住平江府承天能仁寺、万寿报恩光孝寺、临安府崇孝显亲寺、开山湖州报因佑慈寺、平江府灵岩山崇报寺、临安府西湖澄翠庵、湖州乌回山密严寺。为南岳下十七世,大洪證禅师法嗣。嘉定十年卒,年七十五。有德秀编《月林师观禅师语录》。...

释师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