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年来谁著史。清代。李鸿章。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赴试途中有感》是清代李鸿章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丈夫只手把吴钩,
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
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
几人从此到瀛洲?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李鸿章的豪情壮志和对功名富贵的追求。他自比为丈夫,手握吴钩(指武力),意味着他有决心和能力成就大事。他的意气高于百尺楼,表明他的志向和抱负超越了常人。他询问了一万年来谁能留名于史书,表示他渴望在历史上永载名声。他愿意奔赴八千里外(指考试场所)去寻求封侯之位,这显示了他对功名的追求和决心。
他相信自己会取得成功,定将捷足追上跑在前方的骏马,表示他有抱负和能力超越他人。他不会有闲情逐水鸥般漫无目的地游弋,而是专注于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后两句以幽默的口吻,指着泸沟桥畔的明月,笑问从此之后有几人能到达瀛洲(指功名富贵之地)。这是一种带有自嘲和幽默的表达,暗示了追求功名的压力和艰难。
赏析:
《赴试途中有感》展现了李鸿章的豪情壮志和对功名的渴望。他以丈夫的形象,描绘自己意气高昂,有决心和能力成就大事。他追求功名富贵,愿意奔赴远方,力争取得封侯之位。诗词中的反问和幽默的口吻,展示了作者对功名追求的压力和挑战。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李鸿章的豪情壮志,同时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功名的心态和社会环境。它展示了作者的自信和决心,同时也透露出对功名追求的艰辛和不易。整体上,这首诗词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许,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李鸿章。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