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怜岁暮得同栖。明代。李东阳。碧林红叶惊飞鸟,江上秋风下来早。雁去鸿辞烟水空,蒹葭落尽芙蓉老。原头鹡鸰如有知,应怜岁暮得同栖。枝间戴胜声不住,应忆春园初降时。山林动物各有托,野雉分明出丛薄。见说丰年少网罗,低飞不及高飞乐。¤
《四禽图》是明代李东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碧林红叶惊飞鸟,
江上秋风下来早。
雁去鸿辞烟水空,
蒹葭落尽芙蓉老。
原头鹡鸰如有知,
应怜岁暮得同栖。
枝间戴胜声不住,
应忆春园初降时。
山林动物各有托,
野雉分明出丛薄。
见说丰年少网罗,
低飞不及高飞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碧林红叶惊起飞鸟,
江上秋风早已降临。
雁儿离去鸿鸟辞烟水,
蒲苇凋零芙蓉渐老。
原野头顶的鹡鸰若知晓,
必然同情岁暮得以共栖。
树枝间戴胜鸟声不停,
应当怀念春园初次降临的时刻。
山林中的动物各有依托,
野雉清晰地分明出现在茂密草丛中。
有人说收获丰年的网罗少,
低飞的鸟儿无法与高飞的鸟儿相比的愉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以及其中的禽鸟和动物。诗人以流畅的词藻和巧妙的意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变迁。
首先,诗中描述了碧林中红叶翩翩起舞,惊起了鸟儿。秋风吹过江上,早早地降临,预示着季节的转变。雁儿飞离,鸿鸟也离开了烟水之间,意味着它们离开了温暖的环境,迁徙到更适合生存的地方。蒹葭凋零,芙蓉逐渐老去,这些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衰老。
接下来,诗人以人性化的方式描绘了原野上的鹡鸰,暗示它们可能知道岁月的流逝,因此在寒冷的冬季选择了同栖。枝间的戴胜鸟声不停,让人们回忆起初次降临春园时的美好时光,这是一种对过去美好回忆的追念。
最后,诗人以山林中的野雉为例,指出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存依托,野雉清晰地分明出现在茂密的草丛中。有人说,收获丰年的网罗少,暗示低飞的鸟儿无法体验到高飞的快乐。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动物为主题,通过描绘不同的景象和生命状态,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诗人以细腻的语言和富有感情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引发人们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四禽图》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四种禽鸟为主题,展示了大自然的景象和生命的转变。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碧林红叶惊飞鸟,
江上秋风下来早。
雁去鸿辞烟水空,
蒹葭落尽芙蓉老。
原头鹡鸰如有知,
应怜岁暮得同栖。
枝间戴胜声不住,
应忆春园初降时。
山林动物各有托,
野雉分明出丛薄。
见说丰年少网罗,
低飞不及高飞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碧绿的森林中,红叶惊起了飞鸟,
江面上的秋风早已吹拂而来。
雁儿离去,鸿鸟告别了烟水之间的景色,
蒲苇凋落殆尽,芙蓉渐渐枯老。
原野上的鹡鸰,若能知晓此情此景,
定会怜惜岁暮而寻找同伴共栖。
树枝间的戴胜鸟啾鸣声不断,
应当回忆起春园初次降临的时光。
山林之中的动物各有其生活依托,
野雉清晰地出现在稀疏的草丛中。
有人说,丰年时网罗所得有限,
低飞的禽鸟无法享受高飞的快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以及其中四种禽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时间流转和生命变迁的主题。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碧绿的森林中红叶飘舞,惊起了飞鸟,展示了秋天的景色。江面上的秋风早早地吹来,预示着季节的转变。雁儿离去,鸿鸟也告别了烟水之间的景色,象征它们离开了温暖的环境,迁徙到适宜的地方。蒲苇凋落殆尽,芙蓉渐渐枯老,这些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接着,诗人描绘了原野上的鹡鸰,以一种拟人化的方式,暗示它们或许能够理解岁月的流逝,因此在寒冷的冬天选择了同伴共栖。树枝间的戴胜鸟不停地啾鸣,令人回忆起春园初次降临的美好时光,这是一种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怀念。
最后,诗人以山林中的野雉为例,指出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依托,野雉清晰地出现在稀疏的草丛中。有人说,收获丰年时所得的收益有限,暗示低飞的禽鸟无法享受高飞的快乐。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动物为主题,通过描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李东阳。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