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非德义

出自魏晋曹摅的《答赵景猷》,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fēi dé y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道有夷险。
遇有通否。
骥不称力。
士贵所履。
识归要会。
岂嫌涂轨。
茍非德义
于我糠粃。
()

《答赵景猷》是一首魏晋时期的诗词,作者是曹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有夷险。
遇有通否。
骥不称力。
士贵所履。
识归要会。
岂嫌涂轨。
茍非德义。
于我糠粃。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观察。作者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平坦易行的地方,也有险阻艰难的地方。不同的人会遇到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有时候能够得到通行的机会,有时候却会受到阻碍。作者以骥马不适合拉重物来比喻人的能力有限,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一切任务。作者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应该被看重于他所走过的道路和经历,而不仅仅是他的才能和能力。作者强调了理解和体验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明白其中道理并实践在生活中,才能够脱离庸俗的人生轨迹。即便经历艰难,只要坚守道德和正义,即使处在卑贱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身的高尚品质。

赏析:
这首诗词短小精炼,通过对人生道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体境遇和内在品质的思考。诗中的"道有夷险"和"遇有通否"表达了人生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以及命运的变化无常。通过"骥不称力"的比喻,作者传达了人的能力有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士贵所履"强调了一个人的价值应该被看重于他所经历的道路和选择,而非仅仅依赖于他的才能和成就。"识归要会"强调了理解和体验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明白其中道理并实践在生活中,才能够脱离庸俗的人生轨迹。最后的两句"岂嫌涂轨,茍非德义,于我糠粃"表达了即使处在卑贱的环境中,只要坚守道德和正义,个体仍能保持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境界。

这首诗词简洁明了,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精准的词语,作者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和人性的思考,以及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坚守。这首诗词鼓励人们在人生的旅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不被外在的困难所动摇,追求内心的真理和美好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摅

曹摅(?—308年),字颜远,曹魏大司马曹休曾孙,卫将军曹肇之孙,谯国谯县 (今安徽亳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官至襄城太守、征南司马。曹摅善治地方,爱民如子,担任临淄令期间更被称为“圣君”。其生平见载于《晋书·良吏传》中,张隐《文士传》中亦简载其生平。...

曹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