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彼弥高

出自魏晋曹摅的《答赵景猷》,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zhì bǐ mí gā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守真良难。
知德者鲜。
归不闷时。
乐在为善。
陟彼弥高
流川日远。
无忧不至。
敦尔攸践。
()
真良难知德者为善无忧: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从王命以紓诸侯,晋国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唐罗邺《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三蜀尽无忧。”宋朱熹《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2.佛教语。参见“无忧王”、“无忧树”。
不至

《答赵景猷》是曹摅在魏晋时期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答复赵景猷,守真道难求。
知德者寥寥,回归不感愁。
快乐在行善,攀登高山头。
江水流不息,无忧可烦忧。
心怀敦厚品,自身践行稠。

诗意:
这首诗词是曹摅的回复,回答了赵景猷关于守真道的问题。曹摅表达了守持真正道德的困难,认为真正懂得德行的人寥寥无几。然而,他并不感到归家困扰,因为他快乐于行善。他愿意攀登高山,远离尘嚣。尽管江水一直流淌,他却不会因此而担忧烦恼。他坚持怀有纯厚的品德,自己践行这种道德。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曹摅对真正道德的追求和秉持的态度。他认为真正懂得德行的人是稀少的,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沮丧。相反,他在行善的过程中寻找到快乐和满足。诗中的"陟彼弥高"和"流川日远"描绘了他攀登高山和江水不停流淌的景象,象征他不断追求道德的高度和不懈奋斗的精神。他认为只要心怀敦厚的品德,不断践行,就能达到无忧无虑的境界。

这首诗词鼓励人们追求真正的道德和善行,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坚持。它提醒人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快乐地行善,并且相信这样的努力会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整首诗词简洁而富有哲理,展现了曹摅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摅

曹摅(?—308年),字颜远,曹魏大司马曹休曾孙,卫将军曹肇之孙,谯国谯县 (今安徽亳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官至襄城太守、征南司马。曹摅善治地方,爱民如子,担任临淄令期间更被称为“圣君”。其生平见载于《晋书·良吏传》中,张隐《文士传》中亦简载其生平。...

曹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