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浮来赴酒船中

出自唐代李治的《鹧鸪天 同上》,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āi fú lái fù jiǔ chuán zhō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十丈冰花太一峰。
拍浮来赴酒船中
碧筒象鼻秋泉滑,泽国幽香笑卷空。
云淡泞,月朦胧。
醉乡千里鲤鱼风。
冯夷击鼓休惊客,罗袜生尘恐恼
()
冰花:冰花bīnghuā∶水蒸气在平滑表面凝结成冰片,似无数花朵镶嵌而成∶把花卉、水草、水果、活鱼等实物用水冻结,形成冰罩的艺术品
拍浮幽香:淡雅的香味。
朦胧:①模糊不清,隐隐约约。②月光不明。
醉乡: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
鲤鱼:1.鱼名。身体侧扁,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肉味鲜美。生活在淡水中。2.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鱼”代称书信。3.借指传递书信者。
冯夷击鼓:击鼓jīgǔ打鼓作声;用鼓声打出信号或表示愿望击鼓吹号要求休战谈判

《鹧鸪天 同上》是元代诗人李治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冰花盛开在太一峰的十丈冰上,
拍打着浮冰,驶向酒船中。
碧玉般的壶口流泉滑溜,
这豪饮的国家散发出幽香,笑声卷空。
云淡泥泞,月色朦胧。
醉乡在千里之外,鱼儿迎着风饮醉。
冯夷击鼓,不要惊扰客人。
罗袜生尘埃,令人忧虑。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冰花盛开在太一峰的冰上,以及饮酒船中的欢乐场景,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还描绘了秋泉的清澈和国家的繁荣,以及醉乡的遥远和宴会的热闹。然而,最后两句提到了冯夷击鼓和罗袜生尘,暗示了现实世界中的干扰和忧虑。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元代时期的社交场景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冰花太一峰和拍浮来赴酒船中的描写,营造出欢乐的氛围。碧筒象鼻秋泉滑和泽国幽香笑卷空则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国家的繁荣。云淡泞、月朦胧以及醉乡千里鲤鱼风的描写,给人以遥远和宴会热闹的感觉。最后两句则突然带来了冯夷击鼓和罗袜生尘恐恼的描写,突出了现实世界中的干扰和忧虑,给整首诗词带来一丝沉重和反转。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欢乐场景和富有生活情趣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人情世故的追求。同时,通过最后两句的反转,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中干扰和忧虑的感受。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示了李治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李治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