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白传思春草

出自宋代苏泂的《金陵杂兴二百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g wú bái chuán sī chūn cǎo,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蒌蒿登盘朝饭美,河鲀入市晚羹香。
应无白传思春草,却有东坡赋海棠。
()
河鲀入市:古代常在市曹行刑,故称绑赴刑场正法为'入市'。
晚羹春草:春天的草。喻卑微。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邢昺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微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微》。
海棠:落叶乔木。春季开花,花未放时深红色,开后淡红色。果实球形,黄色,味酸甜。产于中国。可食,也可供观赏。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金陵杂兴二百首》是宋代苏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蒌蒿登盘朝饭美,
河鲀入市晚羹香。
应无白传思春草,
却有东坡赋海棠。

译文:
蒌蒿登上盘子,作为早餐美味。
河鲀入市,晚上的羹汤香气扑鼻。
或许没有白居易的思念春草的诗句,
但有苏东坡写的关于海棠的赋文。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金陵(即南京)的一些风物和诗文的对比。蒌蒿是一种野菜,被用来作为朝餐的一道佳肴,显示了金陵的美食文化。河鲀则是一种美味的鱼,入市的时候会制作成晚餐中的羹汤,散发出香气。诗人认为,金陵虽然没有白居易所写的关于春草的诗句,但却有苏东坡的关于海棠的赋文,表达了对金陵文化的赞美和对文学传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金陵的风物和文学传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金陵的独特感受和思考。蒌蒿和河鲀作为食物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金陵的美食世界,给人一种口感和香气的感受。而对于文学传统的对比,则凸显了金陵独有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才情。诗人以金陵的美食为切入点,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对文学的敬重。整首诗词简洁明了,通过对食物和文学的描写,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传达给读者,展现了金陵的独特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