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列笙镛。南北朝。江总。闲歌有节。合舞惟恭。阶陈罇篚。庭列笙镛。誉宣四学。业阐三雍。森沉灵宇。依稀神纵。
《释奠诗应令》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是江总。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闲歌有节。
合舞惟恭。
阶陈罇篚。
庭列笙镛。
誉宣四学。
业阐三雍。
森沉灵宇。
依稀神纵。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庄严神圣的场景,表达了对学问的推崇和对神灵的崇敬。诗人以庄重的语言,揭示了文化学府的庄严氛围和神圣的仪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独特的形式展示了隋代文化的盛况和儒家教育的重要性。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分析:
1. 闲歌有节:这一句表达了悠闲自得的心情,意味着人们在休闲时也能保持适当的礼仪和规矩。
2. 合舞惟恭:这句意味着合奏和舞蹈的时候,人们表现出恭敬的态度,展示了隋代人民对礼仪的高度重视。
3. 阶陈罇篚:阶上陈设着酒器和花篮,显示出隆重的场合,人们准备了美酒和鲜花以供祭祀之用。
4. 庭列笙镛:庭院中摆放着笙和镛,笙是一种传统的管乐器,镛是一种打击乐器,这表明庭院中奏乐的声音高亢激昂,庄严肃穆。
5. 誉宣四学:赞扬宣传四种学问,即礼、乐、射、御,这是儒家教育中的核心学科。
6. 业阐三雍:阐述教育的内容,即经、史、子,这是儒家教育的三经之一。
7. 森沉灵宇:这句描述了学府的庄严氛围,意味着学问的广博和深邃,以及学府内灵秀的风采。
8. 依稀神纵:这句意味着神灵在学府中显现,显示了学问与神圣之间的联系。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隋代文化学府的庄严和神圣氛围,表达了对学问和礼仪的推崇,展示了隋代人民对儒家教育的重视。它以华丽的辞藻和庄重的气氛,展示了隋代文化的繁荣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力。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江总。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