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眄邈四海

出自魏晋左思的《咏史》,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āo miǎn miǎo sì hǎi,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
酒酣哀歌:(名)悲伤的歌曲:一曲~催人泪下。②(动)哀伤地唱歌:俯首~。
无人:没有人才。没有人;没人在。
贵者埃尘贱者千钧: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咏史》是一首出自魏晋时期作家左思之手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荆轲饮燕市,
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
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
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
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
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
重之若千钧。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荆轲在燕都饮宴的场景,荆轲酒醉后的气势愈发强烈。他感叹自己的孤独,仿佛周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悲歌。尽管他没有像壮士一样的节操,但他与世界仍然不同寻常。他的眼光高瞻远瞩,超越了四海之外的豪杰。无论贵贱,他都不受外界的评判,贵者看他如同尘埃,贱者重视他如同重量千钧。

赏析:
《咏史》以简洁而有力的词句,展现了荆轲的独特个性和超凡的眼光。诗中的荆轲是一个独行侠,他在饮宴之余,通过酒的作用表现出内心的激情和坚定。他的哀歌昭示着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思,而这种忧思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荆轲不拘于传统的壮士形象,他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脱颖而出,与世界格格不入。他的眼光高瞻远瞩,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豪杰们的成就在他眼中渺小不足一提。他在贵贱之间,不受世俗评判的态度显示出他的独立性和自尊。整首诗词通过荆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独特个性和超越世俗的崇敬与赞美。

这首诗词描绘了荆轲作为历史人物的特质,强调了他在魏晋时期独立的价值观。它也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的思想和情绪,对于个人价值观和独特性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强烈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荆轲的个性和对于世界的独特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左思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左思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