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避纷乱

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 竹》,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ān míng bì fēn luà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
故园,牛羊,虽无,不见,红尘辱,清风,渊明,纷乱,独何为,北窗

《次韵子瞻系御史狱赋狱中榆槐竹柏 竹》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

译文:
故乡现在何在,依然有茂密的竹林。
春雷唤醒新的生机,不会让牛羊触犯。
虽然没有朱栏的保护,不见红尘的辱骂。
清风吹过时,竹叶相互碰撞发出玉石般的声音。
渊明躲避纷乱的世事,回归东篱嗅闻菊花的芬芳。
唉,我独自为何,舍弃了这北窗边的绿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苏辙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苏辙观察到故园的变迁,感叹道即使故园发生了许多变化,依然保留着茂密的竹林。春雷唤醒了竹林中新生的绿芽,而这里的环境宁静,不会被牧民的牛羊侵扰。

苏辙在诗中提到,虽然没有朱栏的保护,竹林依然不会受到红尘的辱骂,这可以理解为竹林保持了一种清净和高洁的状态。当清风吹过时,竹叶相互碰撞,发出宛如玉石的声音,给人一种清脆悦耳的感觉。

苏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他提到了渊明,指的是古代文学家陶渊明,他选择隐居避开世事纷扰,回归自然,在东篱嗅闻菊花的芬芳。而苏辙则自问,为什么自己要舍弃了北窗边的绿意,放弃了这种清静和恬淡。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竹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清净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反思了自己生活中的选择,呼应了古代隐逸文化中的主题,传达了一种追求宁静与自由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