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倦赏

出自宋代侯置的《凤凰台上忆吹箫(蜡梅用前韵)》,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rén juàn shǎ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
浅染霓裳,轻匀汉额,巫山行雨方还。
最好是、肌香蜡莹,萼嫩红干。
曾见金钟在列,钧天罢、筍虡都闲。
妖饶似,晓镜乍开,绿沁眉山。
休夸瘦枝疏影,湘裙窄、一钩龙麝随鞍。
便更做、山人倦赏,畏冷无欢。
争奈冰瓯彩笔,题诗处、珠琲斓斑。
清宵永,相对莫放杯寒。
()
霓裳,汉额,最好是,嫩红,金钟,饶似

译文:
凤凰台上忆吹箫,轻轻染上霓裳,柔美地点缀在额间,巫山中行雨终回。美丽如同肌肤香气,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鲜红的花瓣嫩嫩地盛开。曾经见过金钟排列在一起,天罢了巫山的雨,腾云驾雾的巫山也静谧无声。妖艳的模样,像是黑夜中的镜子突然打开,翠绿的眉山湿润如玉。不要夸耀纤细的枝条和稀薄的倩影,湘裙细窄,系着一串龙麝的鞍带。再做什么都已经对山人的审美感到厌倦,畏怕冷冽来临会带来欢乐的春天。可惜冰瓯上描绘的彩笔,题诗的地方点缀着珠宝般的斑纹。明朗的夜晚永远相对,不要把酒杯放置在寒冷的地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在凤凰台上回忆吹箫的人。诗人用细致的叙述和形容描绘了景物和女子的美丽,以及他们所引起的内心感受。诗中所提到的巫山、湘裙等地方和物品,都增加了诗词的浪漫氛围和富有感情的色彩。

赏析:
这首诗以凤凰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诗中使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比喻,展示了作者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作者通过抒发情感、描写景物和运用比喻,将读者引入一个美好的境界,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界的美丽。整首诗意境优美,感情真挚,给人一种美丽的想象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侯置

侯置(?——?)字彦周,东山(今山东诸城)人。南渡居长沙,绍兴中以直学士知建康。卒于孝宗时。其词风清婉娴雅。有《孏窟词》...

侯置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