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东君接

出自宋代王柏的《酹江月(题泽翁梅轴后)》,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yǔ dōng jūn jiē,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今岁腊前,苦无多寒色、梅花先白。
可惜横斜清浅处,谁访孤山仙客。
玉勒寻芳,金尊护冷,定与心期隔。
夜阑人悄,可无一段春月。
怕它香已飘零,罗浮梦断,不与东君接
买得鹅千幅绢,留取天然标格。
老梅梢癯,蕊圆须健,不放风骚歇。
花光何处,儿孙声价方彻。
()
岁腊,苦无,寒色,梅花,可惜,横斜,清浅,仙客,寻芳,心期,夜阑,可无

《酹江月(题泽翁梅轴后)》是宋代王柏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描绘了冬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寒冷季节中梅花的喜爱和对春天的期待。

中文译文:
今年冬天,在腊月之前,可没有多少寒冷的色彩,梅花却比其他花朵先开放。可惜的是,它们只开在横斜清浅的地方,没有人会来拜访那座孤山上的仙客。我骑着玉马去寻找芳香,手捧金酒保暖,但和思念的人相隔甚远。夜晚一片寂静,竟没有一丝春意的踪迹。它怕因为香气而飘零,像罗浮山上梦一样破碎,不能与东君相会。我买了一千幅鹅绢,留作天然的标本。老梅树枝纤瘦,花蕊圆润健壮,它不停歇地展示自己的风采。花光散发到哪里,儿孙们的赞誉才能传遍。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词首先描绘了冬天的景色,强调了梅花是冬天的独特存在。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寒冷季节的欣赏和对春天的期待。他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将其与其他花朵区分开来,并暗示了他与大自然的亲近与理解。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景象,暗示了自己对美的执着追求。诗中的“玉勒寻芳,金尊护冷”表达了对美和温暖的期待。他渴望与梅花共舞、与春天相会,但与思念的人却隔着遥远的距离,无法实现愿望。

诗中对鹅绢的提及,暗示了对珍贵事物的购买和收藏,将梅花视为“天然标格”,表达了对梅花纯洁、高尚的赞美。

最后两句通过描绘老梅树的形象,表达了他不停歇地追求美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自己的成就能被后代所传颂的意愿。

整体上,《酹江月(题泽翁梅轴后)》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和春天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个人情感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意境清新,言简意赅,透过对梅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