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

出自宋代王柏的《挽司直兄》,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yáng wú xiàn hǎ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老厌鸳行武,骑鲸不肯留。
空存丹棘谳,未告紫宸猷。
黄老辜初志,青山颺晚谋。
夕阳无限好,心事竟悠悠。
()
不肯,心事,悠悠

《挽司直兄》是王柏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厌鸳行武,
骑鲸不肯留。
空存丹棘谳,
未告紫宸猷。
黄老辜初志,
青山颺晚谋。
夕阳无限好,
心事竟悠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征途的思考。诗中的主人公老去了,对于世俗的权势和功名已经感到厌倦,他不再追求权势和荣华富贵。他比喻自己像一只厌倦了鸳鸯的鸟,或者像骑在鲸鱼上却不愿停留的人。他心中仍怀着一份纯洁的理想,但却无法将这份理想告诉皇帝,也无法将自己的真心告诉世人。他对黄老的初衷和青山的晚年计划抱有遗憾和失望。在这个黄昏时分,夕阳美好无限,但他的心事却仍然萦绕心头,思虑缠绵不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老去、厌倦和遗憾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功名利禄的冷漠和对纯洁理想的追求。诗中的意象独特,老厌鸳行武、骑鲸不肯留等形象的运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整首诗词情感内敛而深沉,通过对黄昏夕阳的描绘,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索。这首诗词透露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呈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越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悠然淡定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