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天地间

出自宋代王柏的《和易岩春雪韵》,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ǔ yǎng tiān dì jiā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腊前雪,春半雪。
颠倒失其时,相去逾一月。
一月不争多,燠寒异厥罚。
垤户当坚凝,阳气乃舒发。
草木既萌动,龙蛇起窟穴。
万物欣向荣,狞风夜狂悖。
晓鸡噤不鸣,但见窗间白。
战栗起推户,琼瑶已几尺。
陋巷书生釜不烟,关河甲士冰到骨。
俯仰天地间,茅甲尽摧折。
万境寂无声,群动亦僵裂。
当其怀煦煦,蠢蠢竞懽悦。
()
颠倒,相去,不争多,垤户,坚凝,阳气

《和易岩春雪韵》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腊前的雪,春季的一半雪。时序颠倒,相隔超过一个月。一个月并不算长,但这种燠热的寒冷却是一种惩罚。门户上的泥土结冻坚硬,阳气才能舒展而发散。草木已经发芽生长,龙蛇开始离开它们的窝穴。万物欣欣向荣,可怕的风在夜晚狂暴悖乱。清晨的鸡鸣声已经沉默,只见窗间一片白色。颤抖着推开门户,琼瑶已经堆积了几尺高。贫瘠巷陋的书生没有了炊烟,关河的勇士冰冷透骨。仰视天地之间,茅屋的墙壁都倒塌折断。万境寂静无声,群动也僵硬破裂。当阳光温暖怀抱,万物开始熙熙攘攘欢喜。

这首诗以描绘春雪为主题,通过描述雪的出现时间颠倒、气候的反常以及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界律动的观察。诗中通过对春雪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生不息的力量,以及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微妙关系。作者运用生动的形象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的奇妙景象和变化。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春雪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景象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万物的热爱和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生命力的讴歌和敬畏之情。整首诗以春雪为线索,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和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以及对生命和变化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